在淮海战役期间,徐州“剿总”前进指挥部的副参谋长、代理参谋长文强,在其《口述自传》中详细回忆了空投事件。他讲述了自己负责空投物资接收的经历:“空投任务由我来负责,我派了人去收取空投的粮食和弹药,结果一到空投地点云资管,我感到十分奇怪,所有空投的物资竟然都被投到了解放军那一方。每天我们接收到的粮食和弹药,只有投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。我心里产生了疑问,那个空投指挥员是不是有问题?后来才知道,那个空投指挥员居然是共产党的人员。我们被俘后,这位空投指挥员穿着解放军的制服来看望我们。”
文强因为这些空投问题整天焦虑,甚至彻夜难眠。与此同时,邱清泉和李弥不断为争夺空投物资而争吵。李弥认为,邱清泉作为杜聿明的嫡系,分得的物资更多,于是他私自开辟了一个空投地点。然而,空投的运输机飞得太高,导致物资被投到了解放军阵地,他一无所获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去找杜聿明和文强进行软磨硬泡。两位将军之间的争执令整个局势变得更加复杂。负责空投的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运输署空运勤务司”的中校副司长程藩斌,从空中俯瞰陈官庄,却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:那里的混乱简直无法形容,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大军指挥中心的形态,更像一个菜市场。
程藩斌是1948年11月从“空军总部”被借调到“联勤总部运输署”,担任“空运勤务司”副司长。由于他是外来人员,所有脏活累活险活都得由他来处理。比如向碾庄圩和双堆集的黄百韬、黄维兵团进行空投,他都必须亲自驾驶飞机赶赴战场。黄百韬和黄维两个兵团的全军覆没,使得蒋介石将空投重点转移到陈官庄这一战略地点——虽然这种说法或许不太准确,事实上,蒋介石向陈官庄投送的粮食、弹药、武器和药品,几乎已经是他所能调动的全部资源。
展开剩余77%文强回忆称,包围圈内的三十万人口,蒋介石每天投入的物资,仅仅能够供应十万人的基本需求。即使这些物资能够平均分配,底层士兵每天也只能吃到一顿稀饭。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更为恶劣:“南京投送的罐头,我们这些官员还能分到,而士兵们则更加饥饿。接着,南京又空投了大饼,但几十万人的军队,空投的食物怎么够呢?士兵们已饿得极限,甚至把一些辎重骡马宰了吃。直到19日,风雪交加,空投全部停止。” 只有高级军官才能保证基本的食物需求,团长、营长等也能勉强维持,然而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们几乎在忍受饥饿的煎熬,军纪和战斗意志已经完全丧失。程藩斌陪同王叔铭和蒋纬国飞到陈官庄上空检查情况时,看到了另一番景象:“陈官庄非常热闹,四周是各种空投物资的伞架和帐篷,烟雾弥漫,混乱不堪。那些知道的人知道这是一个战场,不知道的人却以为是市场。”
从空中看到的混乱,杜聿明在地面上更加清晰地体会到。在《淮海战役始末》中,他回忆称,蒋介石最初希望杜聿明与黄维兵团能够汇合,因此在最初的阶段并没有及时向杜聿明空投物资。直到12月6日,杜聿明已经弹尽粮绝,蒋介石才匆忙动员后方运输力量。然而,这时包围圈内的蒋军已经几乎陷入饥饿的极限,形势变得更加严峻:“各部队抢夺粮食、宰牛马、杀鸡犬以充饥。到了19日以后,风雪大作,空投完全停止,大家只能挖掘埋藏的民间粮食和酒糟,甚至开始杀掉军马,最后连野草、树皮、青苗和骡马皮都被吃光。”
杜聿明虽然回忆称士兵吃了野草树皮云资管,却没有提到他自己并没有缺乏食物。实际上,他和其他高级军官们,不仅能够吃到投送下来的香烟、水果和美酒,甚至连徐州“剿总”办公室的中将郭一予都在这时结婚,娶了一位不到二十岁的美丽女大学生作为姨太太。其他的将领们也带着罐头和米面去“贺喜”。而在包围圈内,士兵们的处境却截然不同,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没有,蜡烛和燃料更是紧缺,许多人甚至只能吃生米。
文强在《徐州“剿总”指挥部的混乱》一文中回忆道,包围圈内的情况早已陷入极度混乱:不仅有三十多万蒋军官兵,还有从徐州逃出来的地方政府人员、男女学生、市民、地主等,这些“闲散人员”根本没有分到口粮。青壮年男性被迫加入了邱清泉的第二兵团,而女性的命运则显得尤为悲惨:“最可怜的是那些盲目逃跑的女学生和妇女,她们被迫成为了‘临时太太’。在空投场的周围,田地上挖出了一个个洞穴,降落伞架起的帐篷让远远望去的景象像是雪地中的蘑菇。那些军官和他们的‘临时太太’们,甚至为了逃生装作假夫妻。”
女学生们成为了“生意”中的一部分,军官们用空投物资换取了她们所拥有的金银财宝。程藩斌在飞机上看到的那些帐篷,实际上每天都上演着无法言喻的悲剧。而在南京方面,高官们趁机发财。连参与空投的人员也变得麻木不仁,空投的数量和实际接收数量总是对不上账。尽管蒋纬国和王叔铭亲自监管,依然无法遏制这种腐败现象。
程藩斌回忆:“为了查明投物和接收数量的出入,我们对飞行员进行了技术调查。蒋纬国和王叔铭带着我一起飞到陈官庄上空了解情况,最终,我们依旧无法弄清楚实际数量。蒋介石对此大发雷霆,但无论申斥和军法制裁,结果都未能改善。”
文强回忆称,当时蒋军的指挥部早已陷入了完全的混乱:“杜聿明还在假装冷静,每天在掩蔽部打桥牌;邱清泉则两眼通红,随时咒骂。”此时,许多女学生已被迫陷入更深的绝境:“在交换物资时,暴露出弱肉强食的地狱般场景,任何愿意交换物资的人,都是为了活命。那些濒临死亡的人,几乎没有人拒绝任何条件。”
陈官庄的女学生们要么自谋生路,要么被邱清泉强行“收编”。黎宗铭在《穷途末路的邱清泉》一文中揭露,邱清泉根据军点验委员钟子勋的建议,强行将逃亡的200余名海州东海师范学生编入部队,而女生则被强行编入军医院充当看护,实际却经常被派到部队去唱歌“慰劳”战士。
战争让女人无处可逃,那些未能逃脱的女性,最终深陷其中:杜聿明、邱清泉和李弥等高级指挥官手握兵权,不用为食物发愁;士兵们虽然有枪,但一旦陷入绝境便会暴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