娃哈哈集团的故事,因为宗庆后这个创始人的离世策略资本,后续情节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,扣人心弦。
红尘嚣嚣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故事中。
只是我们总喜欢将自己的爱恨情愁让别人去演,从而又从别人的出演中找到自己,反观自己。
在娃哈哈的剧情里,很显然代表正能量的正派人物,是嫡女宗馥莉和她的母亲,她们是正义方。
有代表负能量的反派人物,小三杜建英及她的私生子们。
而宗庆后这个人,在本剧中,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伪君子,当然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。
这回让娃哈哈剧情再次掀起高潮的人,居然是一群私生子,上演私生子夺嫡,这简直就是一出宫庭狗血剧。
其实,在娃哈哈的剧情里,大家倒很想看到一段绝美的爱情故事,抛开世俗也罢,不顾一切也罢,只要有真正的爱情在里边,就是值得一看的好戏。
可是,娃哈哈的这场大戏,人们左看右看,看了一个夏天,也没看出这场戏里,有什么真正的爱情。
男主角宗庆后这个人,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重利轻别离的商人。
爱情于他而言,只是谋取利益的工具。
施幼珍是他的原配妻子,在他穷困潦倒之时,她陪他一起吃苦耐劳策略资本,相夫教子,伴随着宗庆后风里来雨里去,撑起了一个家,打下了一片江山,这样的糟糠之妻,按道理说,是不应该被背叛的。
然而,在不为吃不为穿再发愁的日子里,在他取得了一定的金钱与地位以后,他却将结发妻子扔到了一边,另寻了新欢。
一个具有传统思想的男人,妻子只生一个女儿,这种男人另觅新欢,也许初衷是为了传宗接代生个儿子。
因为他的新欢只是一个其貌不扬,但是却很能干的年轻女子。
杜建英作为浙江大学高材生,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,成为宗庆后拓展国际业务的核心助手。宗庆后称她为“国际业务的钥匙”,甚至赋予代行决策权,两人形成“宗主外、杜主内”的协作模式。
这样的女子,对于宗庆后来说,在谋爱的同时更大的价值是谋利。
她为他管理公司,还为他生儿子,真是一举多得,对于宗庆后来说,杜建英的利用价值太大了,爱上她,占为己有,何乐而不为呢?
而这个叫杜建英的女子,本是浙大的高材生,论智商并不差。起初,她一定知道宗庆后是有家室的人,她跟着这个响当当的主,一定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小三,这个身份,她一定权衡过利弊。
在娃哈哈集团,杜建英用她的专业能力换取宗庆后的信任与股权。然后,她又用子女作筹码,通过生育子女绑定宗庆后,并布局其进入娃哈哈体系任职。
她爱这个比他大二十几岁的男人吗?在金钱的闪耀下,她会爱,如果失了金钱的加持,别说当情人,就是做正妻,也未必会答应。
如果宗庆后不是娃哈哈的主子,大概杜建英与宗庆后这辈子就没戏可唱了。
再说宗庆后对杜建英是真爱吗?要我说,也不是。
比起施幼珍来,宗庆后也许是更爱杜建英一点,毕竟,她年轻,她更能帮他成就事业。然而比起宗庆后的娃哈哈来说,它比杜建英重要多了。
宗庆后在事业上对杜建英有依赖,他依赖杜建英的国际视野与财务能力,靠她的这种特长弥补自已管理上的短处。
再加上宗是个非常传统的男人,他对儿子的渴望促使他跟杜建英生儿育女,但又怕公众形象受损,不敢对外公布,所以只有一辈子委屈杜建英。
他们两个人纠缠在一起三十多年,杜建英为他生儿育女,为他辅佐娃哈哈集团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她为宗庆后付出了一辈子,怎不会一直都心甘情愿当个小三吧?
可是,宗庆后才不管杜建英的感受呢。
只有娃哈哈才是他的利益所在,杜建英要转正,就会危及到他的娃哈哈,就会折损他的名誉与地位,这可不行。
最终,杜建英只有一辈子忍辱负重,背负骂名。
这就是宗庆后对杜建英的所谓的爱情。
所以,与其说宗庆后与杜建英是为了爱,不如说是为了利益在一起。
只是,自古以来策略资本,普天之下,哪有那么多纯美的爱情呢?多是以爱为名,各取所需吧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