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约峰会开幕,李在明缺席,石破茂也不去。事关中东局势淘股神,特朗普对外宣布了一个好消息。那么,日韩领导人为何不参加北约峰会?特朗普又宣布了什么好消息?
随着美军轰炸机完成对伊朗境内三处核设施的精准打击,美国正式介入本轮以伊冲突,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,也逐渐呈现出三个截然不同的方向。
第一个方向,是主动远离中东议题,并与华盛顿方面保持距离。其中,宣布缺席海牙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,就是这一方向的代表人物。据报道,原定于24日至26日访问荷兰,顺带出席北约峰会的石破茂,在临行前一天突然放弃了外访计划,并改派外相岩屋毅代表日本参会。
有知情人士称,促使石破茂改变主意的原因,是美军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的突然打击——鉴于此举将加剧中东局势恶化,导致北约与“印太四国”举行的会议无法召开,石破茂最终放弃了可能无法与特朗普单独会谈的行程。除此之外淘股神,由于国内面临的各种问题,以及中东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,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决定不出席本届北约峰会。
展开剩余65%第二个方向,是一边费尽心思迎合特朗普,一边在中东问题上“粉饰太平”。由于本次北约峰会是一场旨在通过满足特朗普提出的5%国防支出目标,借此巩固北约自身地位的会议,外界普遍认为,既不想暴露北约内部不和,也不想和特朗普起冲突的西方国家,只能尽量“粉饰太平”,绕开以伊冲突等一系列可能暴露分歧的问题。
这一点,从异常紧凑的峰会日程安排中也可见一斑。据报道,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只安排了一场正式工作会议,旨在降低出现分歧或特朗普中途离场的风险。简单来说,其他北约国家领导人虽然不认同美军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,但由于还要依仗美国,因此,只能选择在以伊冲突问题上避而不谈,在其他方面迎合美国诉求。
至于第三个方向,则是坚决反对美方加剧中东局势升级,要求冲突相关方立即停火。在日前召开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,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就表达了对美军空袭伊朗一事的不满,敦促冲突当事方立即停火,防止局势轮番升级,坚决避免战争外溢。
在此背景下,特朗普突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。当地时间23日,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,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。按照特朗普的说法,停火协议涉及两个12小时的停火期——先是伊朗启动首次12小时停火,之后是以色列进行第二次12小时停火,每一阶段的停火期内,另一方面将“保持和平与尊重”,24小时后战争将彻底结束。
尽管以色列尚未就特朗普发布的停火消息作出确认,但有知情人士表示,双方的确接受了停火协议。考虑到美以两国本就不愿陷入到长线战争中淘股神,伊朗方面又在本轮交火中“损失惨重”,的确不排除双方达成临时停火的可能。至于以伊冲突能能否到此为止,还要看接下来局势的走向。
发布于:安徽省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