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展映月送钱宝
2025
第四周排片
Part 01.
芦溪县图书馆“年华易老 技·忆永存——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”(以下简称“展映月”)于7月12日正式开启。
展映月第一周将于7月13日在芦溪县图书馆二楼视听影音室展映。本周展映将以“传统技艺”为主题,每部影片时长约30分钟,连排3部。第四周展映的排片介绍如下:
放映时间:8月3日(周日) 13:00送钱宝
展开剩余69%风筝制作技艺(潍坊风筝)——张效东,1949年出生,男,汉族,山东省潍坊市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(潍坊风筝)代表性传承人,潍坊工艺美术大师。8岁跟随师父杨同科学习风筝制作技艺,杨家埠风筝扎制技艺第五代传人。将声、光、电等科技元素融入风筝扎制工艺,利用齿轮的机械原理制作更具动态的新式风筝,并借鉴年画、泥塑等的装饰美,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体系,促进了风筝制作的创新。作品参加国际风筝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节,多次夺得创新扎制金奖、银奖、铜奖等奖项。已授徒百余人。
苗族银饰锻制技艺——麻茂庭,1953年出生,男,苗族,湖南省凤凰县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苗族银饰锻造技师。1974年,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银器加工手艺。1977年,跟随父亲进入社队企业银器加工厂,从事银器加工。1980年至2018年在家中经营银饰加工制作长达三十八年。收徒二十多名,并搜集上百件古老银饰作品,作为样品参展和研究。锻制出了大量银饰作品,销入千家万户。2005年,作品银花帽、银凤冠、银饰披肩被苗族博物馆收藏。2015年,银花帽、银凤冠、银苏珊、针筒被吉首大学博物馆收藏。2010年,参加文化部等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,获“梦里凤凰”银饰作品奖。
枫香印染技艺——杨光成,1953年出生,男,布依族,贵州省惠水县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枫香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父亲曾是当地最有名的枫香印染手艺人,绘制的布依族传统的大瓶花、反翅蝴蝶兼有青花瓷的润泽和工笔画的柔和。13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枫香印染技艺,20岁出师。为促进枫香印染的传承和发展,在当地小学开设了民族民间工艺兴趣班,教授枫香印染制作工艺,又在本村每户各选取两名略有基础的年轻人,每周三晚对他们进行枫香印染技艺传习。还成立了枫香印染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生产、流通、销售等方式,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。。
Part 02.
观影须知
1、请勿携带饮料、零食入馆。
2、请在影片开映前将您的手机调为静音,影片放映期间禁止大声喧哗。
3、请各位家长照看好您的孩子,以免打扰到其他读者观影。
编辑:彭丽煌
初审:易白鸽
终审:彭波送钱宝
发布于:北京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