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宝十二载的春日,第六次东渡的鉴真终于踏上了日本九州的土地。这位已双目失明的僧人拄着锡杖,在海浪声中深深叩首 —— 自天宝元年首航算起,他已为这一天耗尽十二年光阴,随行的弟子中,三十余人永远留在了惊涛骇浪里。
彼时的扬州大明寺,鉴真早已是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。当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带着圣武天皇的恳请而来中融证券,提出 “愿师东游兴化” 时,年过半百的鉴真望着寺前奔腾的长江,慨然应允:“是为法事也,何惜身命?” 他未曾料到,这场弘法之旅会成为跨越沧海的九死一生。
第一次东渡因弟子内讧泄密而夭折,第二次船队刚出长江口便遭遇风暴,船破人伤;最惨烈的是第五次,商船在舟山群岛触礁,漂流至海南岛崖州。在那里,鉴真目睹了同行弟子祥彦圆寂,自己也因眼疾恶化,在广州光孝寺的佛灯下渐渐失去光明。当地人劝他:“大海无情,法师何苦以身试险?” 他却摸着经卷笑道:“盲者不见风波,唯见佛国而已。”
失明并未动摇其心志。在扬州休整期间中融证券,他悄悄缝制了袈裟,将《四分律行事钞》等律宗典籍背录成册。天宝十二载,他搭乘日本遣唐使的归国船队,在黑夜中凭听觉判断风向,终于在鹿儿岛登陆。当日本民众抬着他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,这位盲僧准确指出了路边一株即将开花的山茶 —— 那是他在大唐常见的品种,此刻竟在异国生根。
展开剩余43%在奈良东大寺,鉴真主持了日本历史上首次授戒仪式,圣武天皇、孝谦天皇皆登坛受戒,从此日本佛教有了正规的戒律传承。他亲手设计的唐招提寺,将唐代建筑的鸱吻、斗拱完美复刻,成为今日京都最珍贵的 “唐风标本”。晚年的他虽已不能视物,却凭记忆校订佛经,还为日本医师讲授中医药理,其编撰的《鉴上人秘方》至今仍是研究唐代医药的重要文献。
天平宝字七年,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。弟子们遵照遗愿,用干漆夹纻法为他塑造了坐像 —— 双目轻阖,嘴角带着渡海成功后的释然微笑。这尊造像如今被尊为日本 “国宝”,而他带去的不仅是佛法,更有书法、雕塑、建筑等全套唐文化体系,正如日本《三国佛法传通缘起》所记:“天平之世,唐国鉴真和尚来,佛法于是大兴。”
如今唐招提寺的樱花每年如期绽放,飘落的花瓣掠过鉴真坐像的衣纹。那穿越千年的海风里中融证券,仿佛仍回荡着他当年的誓言: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;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”
发布于:重庆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